
- Feb 09 Mon 2009 19:00
奧日光湯元溫泉雪景(上)
這次利用春節期間,以東京為行李寄放點,分別玩了箱根與日光.其中在日光的三天兩夜,適逢鋒面過境,前一天半下大雨,再來下雪,等到第三天要離開時才放晴.使小沈一家的行動力劇降,錯過許多景點,非常可惜!似乎是老天爺有意要我們以後找個時間再重遊日光哩....XD!!首先介紹住了兩個晚上,日光最深處的景點---湯元溫泉.


- Jan 17 Sat 2009 02:00
捷克小鎮(十一):塔拉小鎮(Kutna Hora)(下)---小鎮散步與銀幣博物館
- Jan 12 Mon 2009 13:10
捷克小鎮(十):塔拉小鎮(Kutna Hora)(上)---人骨教堂&聖芭芭拉大教堂
結束了在布拉格兩天半的美好時光之後,我們來到這次旅行捷克境內最後一個景點----塔拉小鎮(Kutna Hora)----這裏也是捷克小鎮遊記的完結篇,至於布拉格的遊記小沈會再慢慢整理...........塔拉小鎮(Kutna Hora)距離布拉格只有70公里,在13,14世紀時因為蘊藏豐富的銀礦成為僅次於布拉格的第二大城市,後來隨著銀礦減少與戰火肆虐而逐漸沒落,到了現在是個只有兩萬人口的農業小鎮.但是因為當地的中世紀建築保存良好,於1996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因為我們當天在塔拉小鎮都是跟著團體走,沒有自由行程,所以本篇遊記是以參觀的順序依次呈現各景點,比較沒有地理方位的邏輯性....人骨教堂(Kostnice,Ossuary)位於Kutna Hora兩公里的市郊 Sedlec,是當地最著名的觀光景點,號稱世界第二大用"人骨"裝飾的教堂,下圖是側面照,正面在整修.


- Dec 21 Sun 2008 16:00
景美溪&新店溪河景(二):永福橋&古亭河濱公園(12/21補圖)
- Dec 18 Thu 2008 02:00
景美溪&新店溪河景(一):景福自行車道&河濱公園
上小學後小小沈的自行車技術已經達到了可以在一般自行車專用道騎乘的水準,小沈一家常在假日沿著景美溪與新店溪的自行車道輕鬆出遊,雖然沒有充沛的體力做長途遠征,也算是有達到休閒健身的小小目的.最近利用平日空閒的時間,小沈獵取了一些自行車道的河岸美景,將依次與大家分享.


- Dec 11 Thu 2008 06:00
捷克小鎮(九):卡羅維瓦利(下)
因為捷克的溫泉大多可以飲用而且泉水具有療效,所以會在出水口上方加蓋美觀的迴廊或涼亭,提供遊客參觀品嚐溫泉的場所.卡羅維瓦利的溫泉有近百處,其中有12個具特別療效,包含40種以上的礦物質,因此也設立了許多溫泉迴廊,每一個溫泉迴廊各有不同的建築風格.在黑死病紀念碑的對面就是造型最現代化的瓦傑狄洛溫泉迴廊(Vridelni Kolonada),整體外觀可能因為"現代化",看起來不怎麼樣,小沈當時居然沒照XD!


- Dec 08 Mon 2008 00:10
捷克小鎮(八):卡羅維瓦利(Karlovy Vary)(上)
位於西波希米亞的卡羅維瓦利(Karlovy Vary)是捷克最大最古老的溫泉療養地,傳說是14世紀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因打獵而意外發現的,於是查理四世用自己的名字"Karlovy"命名,而"Vary"即是溫泉,所以此地又稱為"國王溫泉".自從1522年有份醫學報告公開了卡羅維瓦利的溫泉具有療效後,吸引許多貴族名人富商來此療養度假,其中最有名的包括貝多芬,蕭邦,馬克斯等人.這裡的幾個景點還是007電影皇家夜總會中的場景---下圖就是場景之一.我們離開瑪麗安斯凱之後在前往布拉格的途中花了半天的時間在此逗留,參觀這個捷克最著名的溫泉勝地.


- Dec 04 Thu 2008 06:00
丸之內散步(下)---新丸之內大樓
先繼續上一篇還沒逛完的丸之內大樓---2F面對東京車站的一側,也有一個挑高的休息空間,透過玻璃帷幕,也有不錯的景觀.
- Dec 01 Mon 2008 06:00
丸之內散步(上)---東京車站&丸之內大樓
八月底在東京的最後一天,本來打算在飯店享受到中午check out時間再離開,並沒有事先計畫還要去那裡逛.還好前一天網友林氏壁po了一篇"東京車站-丸之內懶人包" http://kunghc.pixnet.net/blog/post/21570038,讓小沈在飯店內上網臨時惡補了一些相關知識,可以利用去機場前的四個多小時的空檔,認識正在改建中的東京車站(TokyoStationCity)與目前最夯的丸之內區域---下圖是東京車站,建成於1914年,紅磚樓牆的建築,從台灣來的遊客應該很熟悉.


- Nov 16 Sun 2008 01:10
捷克小鎮(七):巴德傑維契(České Budějovice)
巴德傑維契(České Budějovice)屬於捷克的南波西米亞地區,是波西米亞國王Přemysla Otakar II於1265年所建造的;此地是伏爾他瓦河和莫塞河(Malse)的交匯地,處於中歐的交通樞紐,在16世紀時發展成鹽的運輸與銀的交易中心,現在更是捷克南方的政治經濟重鎮.這裏不僅是捷克百威啤酒的發源地,同時也是KOH-I-NOOR鉛筆工廠的所在地.

